疫情之下,央行不断放水(从2020年3月起M2同比增速均超过10%,高于此前一直维持的略高于8%的水平),打断了审慎的货币政策。同时,为了支持实体经济,政府一方面收紧了房地产融资,另一方面加快了上市审核并推行注册制,同时要求银行让利实体,商业银行增收不增利,甚至出现利润下滑。
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形,无疑是因为实体经济遭受了极大的困难,除了疫情还有国际贸易,我国通常的做法是缓慢着陆,以时间换空间,减少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冲击。但这也会产生一个弊病,即行业错配长期无法得到纠正,延缓冲击的同时加剧了产能过剩,将长期阻碍经济创新。其中推出的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、新三板转板等金融行业扶持政策,短期内确实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,但可能出现的就是超前或过度发展,导致后劲不足,问题将在今后几年内消化。
因此可以说,在今年新股的炒作完之后,2021、2022将因业绩预期的无法兑现而出现大跌,届时流出的资金又会重新回到房地产去,而由于今年对房地产开发融资的限制,未来房地产的供给或将出现减少,所以各位在股市疯狂的时候,请及时布局房地产业,这将是又一个2015年。